人工智能课程概述
什么是人工智能
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,主要研究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,从而在某些领域代替人进行工作.
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
以下是人工智能学科体系图:
- 机器学习(Machine Learning):人工智能的一个子学科,研究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算法、原理、思想方法,机器学习研究的内容在其它子学科都会用到
- 计算机视觉(Computer Vision):研究计算机处理、识别、理解图像、视频的相关技术
- 自然语言处理(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):研究计算机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相关技术
- 语言处理:研究计算机理解识别、理解、合成语音的相关技术
人工智能与传统软件的区别
- 传统软件:执行人的指令和想法,在执行之前人已经有了解决方案,无法超越人的思想和认识范围
- 人工智能:尝试突破人的思想和认识范围,让计算机学习到新的能力,尝试解决传统软件的难题
课程介绍
课程内容
课程内容主要包括:
课程特点
- 内容多:包括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计算机视觉、NLP、常用框架
- 难度大:学习难度较大,入门难、提高难、应用难
- 需要部分数学知识:记住结论、会调用API、能分析公式、公式推导
- 需要反复学习:第一轮听懂主要内容、第二轮理解核心概念、第三轮熟悉代码编写、第四轮深入理解和应用
- 越学越深
学习方法
- 先听懂、重理解
- 先易后难,先听后写,先粗后细
- 跳过过难的知识点,抓大放小
- 多看不同作者的教材,多听不同老师的讲解
机器学习基本概念
什么是机器学习
1975年图灵奖获得者、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、著名学者赫伯特.西蒙(Herbert Simon)曾下过一个定义:如果一个系统,能够通过执行某个过程,就此改进了它的性能,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学习.由此可看出,学习的目的就是改善性能.
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教授汤姆.米切尔(Tom Mitchell)在他的经典教材《机器学习》中,给出了更为具体的定义:对于某类任务(Task,简称T)和某项性能评价准则(Performance,简称P),如果一个计算机在程序T上,以P作为性能度量,随着经验(Experience,简称E)的积累,不断自我完善,那么我们称计算机程序从经验E中进行了学习.
例如,篮球运动员投篮训练过程:球员投篮(任务T),以准确率为性能度量(P),随着不断练习(经验E),准确率不断提高,这个过程称为学习.
为什么需要机器学习
1)程序自我升级;
2)解决那些算法过于复杂,甚至没有已知算法的问题;
3)在机器学习的过程中,协助人类获得事物的洞见.
机器学习的形式
建模问题
所谓机器学习,在形式上可近似等同于在数据对象中通过统计、推理的方法,来寻找一个接受特定输入X,并给出预期输出Y功能函数f,即$ Y = f(x)$. 这个函数以及确定函数的参数被称为模型.
评估问题
针对已知的输入,函数给出的输出(预测值)与实际输出(目标值)之间存在一定误差,因此需要构建一个评估体系,根据误差大小判定函数的优劣.
优化问题
学习的核心在与改善性能,通过数据对算法的反复锤炼,不断提升函数预测的准确性,直至获得能够满足实际需求的最优解,这个过程就是机器学习.
机器学习的分类(重点)
有监督、无监督、半监督学习
有监督学习
在已知数据输出(经过标注的)的情况下对模型进行训练,根据输出进行调整、优化的学习方式称为有监督学习.
无监督学习
没有已知输出的情况下,仅仅根据输入信息的相关性,进行类别的划分.
半监督
先通过无监督学习划分类别,再人工标记通过有监督学习方式来预测输出.例如先对相似的水果进行聚类,再识别是哪个类别.
强化学习
通过对不同决策结果的奖励、惩罚,使机器学习系统在经过足够长时间的训练以后,越来越倾向于接近期望结果的输出.
批量学习、增量学习
批量学习
将学习过程和应用过程分开,用全部训练数据训练模型,然后再在应用场景中进行预测,当预测结果不够理想时,重新回到学习过程,如此循环.
增量学习
将学习过程和应用过程统一起来,在应用的同时,以增量的方式不断学习新的内容,边训练、边预测.
基于模型学习、基于实例学习
基于模型的学习
根据样本数据,建立用于联系输出和输出的某种数学模型,将待预测输入带入该模型,预测其结果. 例如有如下输入输出关系:
输入(x) | 输出(y) |
---|---|
1 | 2 |
2 | 4 |
3 | 6 |
4 | 8 |
根据数据,得到模型 $y = 2x$
预测:输入9时,输出是多少?
基于实例的学习
根据以往经验,寻找与待预测输入最接近的样本,以其输出作为预测结果(从数据中心找答案). 例如有如下一组数据:
学历(x1) | 工作经验(x2) | 性别(x3) | 月薪(y) |
---|---|---|---|
本科 | 3 | 男 | 8000 |
硕士 | 2 | 女 | 10000 |
博士 | 2 | 男 | 15000 |
预测:本科,3,男 ==> 薪资?
机器学习的一般过程(重点)
数据收集,手段如手工采集、设备自动化采集、爬虫等
数据清洗:数据规范、具有较大误差的、没有意义的数据进行清理
注:以上称之为数据处理,包括数据检索、数据挖掘、爬虫……
选择模型(算法)
训练模型
模型评估
测试模型
注:3~6步主要是机器学习过程,包括算法、框架、工具等……
应用模型
模型维护
机器学习的典型应用
股价预测
推荐引擎
自然语言处理
语音处理:语音识别、语音合成
图像识别、人脸识别
……
机器学习的基本问题(重点)
回归问题
根据已知的输入和输出,寻找某种性能最佳的模型,将未知输出的输入代入模型,得到连续的输出.例如:
- 根据房屋面积、地段、修建年代以及其它条件预测房屋价格
- 根据各种外部条件预测某支股票的价格
- 根据农业、气象等数据预测粮食收成
- 计算两个人脸的相似度
分类问题
根据已知的输入和输出,寻找性能最佳的模型,将未知输出的输入带入模型,得到离散的输出,例如:
- 手写体识别(10个类别分类问题)
- 水果、鲜花、动物识别
- 工业产品瑕疵检测(良品、次品二分类问题)
- 识别一个句子表达的情绪(正面、负面、中性)
聚类问题
根据已知输入的相似程度,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群落,例如:
- 根据一批麦粒的数据,判断哪些属于同一个品种
- 根据客户在电商网站的浏览和购买历史,判断哪些客户对某件商品感兴趣
- 判断哪些客户具有更高的相似度
降维问题
在性能损失尽可能小的情况下,降低数据的复杂度,数据规模缩小都称为降维问题.
课程内容
数据预处理
数据预处理的目的
1)去除无效数据、不规范数据、错误数据
2)补齐缺失值
3)对数据范围、量纲、格式、类型进行统一化处理,更容易进行后续计算
预处理方法
标准化(均值移除)
让样本矩阵中的每一列的平均值为0,标准差为1. 如有三个数a, b, c,则平均值为:
$$
m = (a + b + c) / 3 \
a’ = a - m \
b’ = b - m \
c’ = c - m
$$
预处理后的平均值为0:
$$
(a’ + b’ + c’) / 3 =( (a + b + c) - 3m) / 3 = 0
$$
预处理后的标准差:$s = sqrt(((a - m)^2 + (b - m)^2 + (c - m)^2)/3)$
$a’’ = a / s$
$b’’ = b / s$
$c’’ = c / s$
$$s’’ = sqrt(((a’ / s)^2 + (b’ / s) ^ 2 + (c’ / s) ^ 2) / 3) $$
$=sqrt((a’ ^ 2 + b’ ^ 2 + c’ ^ 2) / (3 *s ^2))$
$=1$
标准差:又称均方差,是离均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,用σ表示 ,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
代码示例:
1 | # 数据预处理之:均值移除示例 |
我们也可以通过sklearn提供sp.scale函数实现同样的功能,如下面代码所示:
1 | std_samples = sp.scale(raw_samples) # 求标准移除 |
范围缩放
将样本矩阵中的每一列最小值和最大值设定为相同的区间,统一各特征值的范围.如有a, b, c三个数,其中b为最小值,c为最大值,则:
$$
a’ = a - b
$$
$$
b’ = b - b
$$
$$
c’ = c - b
$$
缩放计算方式如下公式所示:
$$
a’’ = a’ / c’
$$
$$
b’’ = b’ / c’
$$
$$
c’’ = c’ / c’
$$
计算完成后,最小值为0,最大值为1.以下是一个范围缩放的示例.
1 | # 数据预处理之:范围缩放 |
我们也可以通过sklearn提供的对象实现同样的功能,如下面代码所示:
1 | # 根据给定范围创建一个范围缩放器对象 |
执行结果:
1 | [[0. 0. 0. ] |
归一化
反映样本所占比率.用每个样本的每个特征值,除以该样本各个特征值绝对值之和.变换后的样本矩阵,每个样本的特征值绝对值之和为1.例如如下反映编程语言热度的样本中,2018年也2017年比较,Python开发人员数量减少了2万,但是所占比率确上升了:
年份 | Python(万人) | Java(万人) | PHP(万人) |
---|---|---|---|
2017 | 10 | 20 | 5 |
2018 | 8 | 10 | 1 |
归一化预处理示例代码如下所示:
1 | # 数据预处理之:归一化 |
在sklearn库中,可以调用sp.normalize()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,函数原型为:
1 | sp.normalize(原始样本, norm='l2') |
使用sklearn库中归一化处理代码如下所指示:
1 | nor_samples = sp.normalize(raw_samples, norm='l1') |
二值化
根据一个事先给定的阈值,用0和1来表示特征值是否超过阈值.以下是实现二值化预处理的代码:
1 | # 二值化 |
同样,也可以利用sklearn库来处理:
1 | bin = sp.Binarizer(threshold=59) # 创建二值化对象(注意边界值) |
二值化编码会导致信息损失,是不可逆的数值转换.如果进行可逆转换,则需要用到独热编码.
独热编码
根据一个特征中值的个数来建立一个由一个1和若干个0组成的序列,用来序列对所有的特征值进行编码.例如有如下样本:
$$
\left[
\begin{matrix}
1 & 3 & 2\
7 & 5 & 4\
1 & 8 & 6\
7 & 3 & 9\
\end{matrix}
\right]
$$
对于第一列,有两个值,1使用10编码,7使用01编码
对于第二列,有三个值,3使用100编码,5使用010编码,8使用001编码
对于第三列,有四个值,2使用1000编码,4使用0100编码,6使用0010编码,9使用0001编码
编码字段,根据特征值的个数来进行编码,通过位置加以区分.通过独热编码后的结果为:
$$
\left[
\begin{matrix}
10 & 100 & 1000\\
01 & 010 & 0100\\
10 & 001 & 0010\\
01 & 100 & 0001\\
\end{matrix}
\right]
$$
使用sklearn库提供的功能进行独热编码的代码如下所示:
1 | # 独热编码示例 |
执行结果:
1 | [[1 0 1 0 0 1 0 0 0] |
标签编码
根据字符串形式的特征值在特征序列中的位置,来为其指定一个数字标签,用于提供给基于数值算法的学习模型.代码如下所示:
1 | # 标签编码 |
执行结果:
1 | [0 2 0 1 2 1] |